2016六大工作成绩:
(一)南阳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7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1%和13.2%,旅游投诉率低于0.5‰,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
(二)A级景区等旅游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全市新建、改建旅游项目60个,全年完成投资34.77亿元。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通过省旅游局初验。丹江湖旅游区景区景观价值资源评价申请已报省旅游局审核。赊店古镇创建国家5A级景区规划通过评审。新创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家。西峡老界岭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
(三)乡村旅游亮点突出。
新创建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个、示范企业20家,新增乡村旅游示范户520户。西峡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了旅游观光画廊。南召县出台了《南召县星级农家乐宾馆创建实施方案》,宛城区开通了宛城乡村休闲游线路直通车,卧龙区打造的龙祥路休闲采摘线进展迅速,新野县举办了首届桃花艺术节。10个贫困村完成旅游规划编制。
(四)旅游宣传全面展开。
投入3000万元旅游宣传资金,在央视、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北京西客站、首都机场、北京地铁、“水源地”号列车等载体宣传南阳旅游整体形象。
继续参加省旅游局“老家河南”旅游捆绑宣传。先后在北京、郑州、西安、武汉举办了南阳旅游推介会,邀请媒体、旅行社来宛考察踩线,举办了诸葛亮旅游文化节,在网站等新媒体进行旅游宣传,“‘宛’若仙境 颐养天堂”旅游品牌进一步叫响。
(五)旅游服务稳步提升。
南阳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2015年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2016年完成改建、新建旅游厕所160座。全市17家国家4A级以上景区完成智慧景区建设。编制了《南阳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启动了“南阳礼物”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作。建立了旅游诚信黑红榜制度。
(六)“A级景区对标提升年活动”成效显著。
对照A级景区标准,全面开展对标提升,景区建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2017年工作目标:
(一)力争全年旅游接待人数520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0亿元以上,同比分别增长13.5%、15.5%以上。旅游投诉率低于0.5‰。
(二)强力推进A级景区创建。
确保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渠首·丹江湖旅游区力争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资源价值评审;赊店古城创5A规划通过评审并启动;
力争新创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以上景区2-3家;继续开展“A级景区对标提升”活动,确保旅游景区品质。
(三)推进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推动老界岭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完善内乡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基础设施;推动赊店古城复古建设;按照5A级景区创建要求推进渠首丹江湖旅游区改造提升。强力推进东方欢乐谷、通用航空等一批旅游重大项目建设。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力争创建省、市级示范单位30家以上,市级示范户500家以上。西峡、南召、淅川继续抓好集中连片示范村、示范园区建设,其他县区同步抓好2-3个示范村(园区)。依托南阳月季、镇平荷花、樱桃、新野桃花、南召玉兰、内乡油桃开展节庆活动,培育乡村旅游品牌。
(五)加快推进全域旅游。
西峡县、南召县要依据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指南,健全全域旅游发展体制机制。强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淅川、内乡、桐柏、方城等县,也要按照全域旅游发展发展理念,推进整体工作落实。
(六)全面实施旅游“厕所革命”。
全市所有景区点要完成厕所建设任务,今年计划改建、新建A级厕所152座;乡村旅游示范村、示范园、示范企业都要建设3A级厕所。
(七)持续推进全市旅游信息化建设。
启动市旅游产业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全市3A级以上景区年底前建成WIFI覆盖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无线导览系统、电子票务系统。
(八)持续培育旅游品牌。
按照“放眼全国、聚焦京津、兼顾周边”的要求,突出“好山、好水、好生态”宣传主题,深度聚焦京津市场,继续巩固西安、商洛、十堰、襄阳、武汉及省内郑州、洛阳、平顶山等周边传统市场。充分借助京宛旅游协作平台,继续利用北京市旅游委的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免费刊登和播放旅游广告,强化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主流媒体的宣传。整合推出我市精品旅游线路,重点打造丹江渠首生态游、中心城区汉文化游和伏牛山自然风光游,为游客提供具有南阳特色的高品质旅游产品。
(九)持续实施“设施、素质、环境、服务”四大提升工程。
推进一批游客服务中心建设,中心城区游客服务中心完成选址、规划;西峡、内乡、淅川、南召等一批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打造10条旅游观光通道,全面完善景区和通往景区道路的标识系统。评选、推出一批南阳旅游特色商品,建立起“南阳礼物”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举办导游员、景区讲解员大赛和宾馆饭店技能服务大赛,努力提升从业人员服务和管理水平,推进全市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十)抓好旅游行业管理。
出台依法行政和旅游联合执法相关意见,推进依法治旅。组织旅游、公安、工商、物价、质监等部门开展旅游联合执法,强化市场监管。广泛开展“诚信经营单位”、“平安景区”创建活动,争创“全国旅游信得过景区”。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原则,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抓好旅游安全、旅游惠民、旅游投诉受理和处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