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内乡县依托资源优势,强力实施“旅游名县”发展战略,县域经济飞速发展,城乡面貌极大改观,山区群众脱贫致富也走上了一条宽广大道。随着内乡县委、县政府将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争创5A作为“旅游名县”战略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地发展的攻坚工程来加以组织,这条路会越走越宽敞。
让旅游致富路向全域延伸
“创建5A级景区是内乡旅游提质增效的载体,让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内的20万山区群众全部依托旅游产业脱贫致富是创建5A级景区的初衷和目的。”内乡县县委书记李长江在年初创建国家5A级景区誓师大会上掷地有声地说道。
内乡县创建国家5A级景区是按照“全域都是景观、全域都是旅游”的产业提升思路,全域化整合文化旅游资源,以内乡县衙、宝天曼峡谷漂流和宝天曼三家4A级龙头景区为重点,以景观化旅游公路为轴线,以“所见皆为风景、所处都是景区”的建设标准,建设一个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功能齐全的区域化旅游景区——“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区”,在旅游公路沿线形成一个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旅游产业经济带和景观带,有效带动县城中心城镇及沿线乡村的集聚式旅游产业发展。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方向。内乡县5A级景区创建融入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改变了以往内乡旅游只集中在七里坪乡、夏馆镇两个乡镇,现在同时还辐射带动湍东镇、余关镇、赤眉镇、灌涨镇等沿线乡镇。大力发展“十万亩油桃、十万亩桃核”、茶叶、菊花、葡萄、柑橘等产业,走出了一条“农业种植+采摘游+深加工”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开辟吴垭石头村、赤眉油桃沟、大桥杨沟桔子等多条新型乡村旅游线路,乡村旅游发展风生水起,旅游沿线居民在家门口致富,山区群众笑容灿烂。
走进内乡犹如走进一幅硕大的生态美丽画卷之中。每年3月至5月,全国最大的无公害油桃基地——内乡赤眉镇油桃沟美景惹人醉,游人如织,群众通过经营农家宾馆、出售土特产等方式,人均增收1万元左右。“过去我们很向往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这里的条件不比城里差多少,住上了如城里小区一样的公寓楼,在家门口就可上班拿工资,坐在家里就能拿土地流转的租金和分红,还有青山绿水哩……”余关镇黄楝村兴盛社区的农民丁文广,用实实在在的生活现状,诠释着全域旅游带来的乡村生活。7月走进“中国核桃之乡”余关镇10万亩薄壳核桃基地,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高蛋白、低脂肪、果仁脆甜的青皮核桃,这些核桃将远销西安、山东等地。核桃基地浩林果业的种植总面积达10.6万亩,已挂果面积5.5万亩,年核桃产量650万公斤,浩林公司固定用工600多人,季节性用工达到1000人以上,群众农闲时在公司上班,农忙时种地两不误,有的还从事物流、商贸、服务、饭店等行业,高的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8月走进灌涨镇郭营村的优质葡萄基地,果农郭国义在采摘葡萄,“快尝尝,这葡萄可真甜,这可是自然成熟的葡萄”,郭国义正在地头热情地招呼游客品尝,来自南阳的自驾车游客品尝后,纷纷加入到采摘队伍。10月的大桥乡杨沟桔子成熟时节,黄澄澄的桔子挂满枝头,吸引周边游客纷至沓来,体验乡村采摘乐趣。
现如今,行驶在宝天曼生态文化旅游的快速通道上,道路两边的乡村美景如画,小山村也有大风景,让游客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