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乡村”,不仅要环境美,而且在生活质量上要与城市媲美,让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品质。在刚刚闭幕的市七次党代会上,市委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这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为农民、农村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 ●2016年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项目评审中,我市禹州市火龙镇、方岗镇,许昌县榆林乡,鄢陵县彭店镇被列入建设试点,共争取省级财政奖补资金4000万元。 ●“传统村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经各地推荐,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家、委员评审和公示,今年有80个村落入选第四批河南省“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许昌有27个之多,且全部在禹州市。 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整齐的房屋排列有序,平坦洁净的街巷绿树葱葱,农家院内干净利落。村内,游园广场、湖泊池塘点缀其间;村外,果园花香四溢,苗圃风景如画……在许昌县榆林乡贾庄村,“美丽乡村”已真实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我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载体,致力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广大农民的心灵得到塑造。这是我们‘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该村党支部书记贾建卿说。 “美丽乡村”建设,绘出新画卷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系统工程,只有抓好工作不松劲儿,才能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造福于民。”许昌县创建办副主任王建民说。近年来,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许昌县在全县开展了“三治两创”(整治路域环境、整治镇区环境、整治私搭乱建,创建党建示范村、创建美丽宜居村)活动,打造了一批环境整治亮点村、示范村,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王建民说,下一步,他们将按照市七次党代会精神,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把农村建设成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加快建设,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长葛市南席镇不断加大对农村公路的建设力度,1995年率先在许昌市实现沥青路“村村通”,有效改善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今年以来,该镇新建乡村公路14条,累计总里程24.591公里。 目前,该镇已发展成长葛市最大的木板材加工集散基地。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均衡融合新格局 推动农业现代化,给农民插上致富“金翅膀”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许昌县陈曹乡在被确定为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之后,通过开发建设,实施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工程、农艺、农机和科技综合配套,把示范区农田建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地平坦、品种优、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如今,这里已是优质小麦种植基地。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质增效 要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获益,不但要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还要激活农业造血功能。市农业局局长唐成说,市委工作报告成绩总结“准”,工作措施“实”,为做好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今后五年,我市将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强市这一核心目标,按照“突出特色、打造亮点、拉高标杆、提升形象”的要求,做好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建设工程,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外向型农业等工作,致力于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美丽乡村”照亮农村美好生活 市委工作报告中对“美丽乡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美丽乡村”是一幅山水长卷,在绘就的时候,不仅要让农民吃好、穿好,过上环境整洁、内心愉悦、与自然融洽相处的高品质生活,还应注重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注重城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用,让农民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资源。 |